编者按:就业既是经济的“晴雨表”,又是民生的“温度计”。近年来,我省以实现更高质量和充分就业为总要求,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方位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政府相关部门把“稳就业”摆在保障民生的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解读宣传举措,释放政策的最大利益。
同时,高校以及中、高级职业院校也拿出一系列实招、硬招,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就业,就业质量、结构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更多人通过就业创业实现了生活的改善,经济发展的成果。
2019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3万人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补贴性培训10.25万人次,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3%的较低水平,控制在年度预期目标之内。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精准服务“线上线下”促就业
就业乃民生之本,事关群众切身利益。2019年以来,我省人社部门开展全方位就业服务,针对就业难问题,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省各类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以及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登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脱贫等工作均稳步提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推进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2019年12月19日下午,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就业服务部部长张弢接受采访时说,“2019年,我们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尽可能做好精细化就业服务,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就业机会,让企业和求职者都能在最轻松的状态下互选,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多渠道搭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向平台。2019年以来,我省人社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春风行动”专项大型招聘活动、青海省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第七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青海省现场招聘会”等,组织举办定期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和网上交流会;在劳动力市场大厅电子显示屏、信息刊物、社区公告栏等多种平台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多渠道服务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据统计,2019年全年共举办现场招聘会66场,组织招聘单位5240家,提供招聘岗位105570个,入场求职人数64784人,初步达成意向协议19260人。
“这是微信求职群,我们的求职专员每天都在线回复求职者的问题,现在已经有32个微信群,近15000人加入。”张弢一边操作手机一边向记者介绍到。记者点开工作人员手机微信里的“省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群”,群里的消息,基本都是求职者对用工单位的一些诸如:“请问xx公司什么时候有招聘活动?”“麻烦能不能提供一下xx集团的联系方式”等问题,以及省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的求职信息。
据介绍,省人才交流中心根据群众需求积极开展“两个结合”就业服务,即普惠式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主要依托每周六现场招聘会、每月大型现场招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微信+专人”个性化服务、就业援助服务、就业指导以及开辟线上就业直通车、青海人才市场网站精准招聘平台等,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全面提升就业服务品质和水平。
搭桥铺路做好线下就业服务。2019年12月4日,省人才交流中心举办了就业指导专场活动,邀请了数名专家开展就业指导、创业“问诊”、心理咨询、求职推荐等活动,并针对困难群体残疾求职者开展了残疾人政策咨询、职业能力测评。现场有200多名求职者“问诊把脉”,专家和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专长和经验为他们逐个进行了现场咨询交流和推荐,由此,通过一系列精准就业服务为求职者、企业供需双方理顺了思路、开拓了视野、树立了信心,赢得了服务对象的广泛赞誉。
省人才交流中心就业指导平台是针对劳动者在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特别推出的,通过不定期开展就业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性格与职业选择、职场自我成长、就业创业“问诊”、就业心理咨询、面试指导、求职就业法律保障等主题的就业指导活动,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在引导就业观念、帮助劳动者择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下一步,省人才交流中心将结合不同求职者和企业用人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沙龙、“一对一”指导,“分享”平台等,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精细的就业服务。
智能化应用做好线上就业服务。我省人社部门根据国家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牵头搭建的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其专业测评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匹配技术,旨在建立信息畅通、资源共享、精准发力的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服务机制,完善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对接的“互联网+ ”新型招聘服务模式,实现“一点登录,全平台查询”“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以形成面向全国高校毕业生开展精准招聘服务的公益性、一体化、开放式平台,适应当前就业新形势和市场发展需要。
社区搭起就业服务平台
“感谢你们的贴心服务,上次培训让我学会了一技之长,现在自己创业了,开了家炒菜馆,生意挺好的。”参加了中式烹饪培训的西宁市城西区通海路文成路社区失业人员李女士说。
2019年12月20日,记者来到城西区通海路文成路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黎峰介绍,为帮助更多就业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社区为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创业培训项目,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职业技能和再就业能力培训,共有5人参加了烹饪、养老护理培训。
2019年以来,文成路社区以新增创业就业人员为抓手,以落实优惠政策为主线,大力挖掘社区就业岗位,提升社区就业渠道,为创建星级就业型社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9年社区共办理登记失业人员74人、实现就业58人,登记就业困难人员9人、实现就业9人,登记高校毕业生7人、实现就业7人。社区联合街道组织招聘会1次,就业宣传活动8次。为确保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社区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工作,已有7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实名登记,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发放了《就业失业登记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区促进就业、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就业帮扶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及时传达给每一位辖区居民,文成路社区创新推出“文成播报”和网格“微管站”服务品牌。
据介绍,“文成播报”是以辖区内具备音视频功能的商家为载体,在辖区文成路农贸市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定期开展“文成播报”,利用音频的方式播报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将就业创业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网格“微管站”是文成路社区以辖区小区为网格单位,微信群为载体,建立的5个宣传、服务阵地,每个微管站都有1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辖区居民有问题都可以随时在网格“微管站”进行提问,每个微管站的工作人员定期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相关惠民政策,从而全面拉近社区与居民的距离,提高了就业创业者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知晓率,以解决疑难问题,享受到社区的贴心服务。
文成路社区只是西宁市推动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水平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西宁市就业服务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完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西宁市通过四步走来推动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服务水平,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继续开展社区创建工作。西宁市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明确社区创建目标、创建标准、任务分解及工作要求,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办事少跑路。并组织召开了社区工作交流会,表彰了2018年创建达标的98个就业型社区和16个创业型社区、7个创业型街道(乡镇)。积极与青海省就业服务局联系,为西宁市县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所有就业服务窗口,配发321套高拍仪和读卡器,旨在提高金保系统就业信息输入准确性,对西宁市做好就业登记实名制工作、强化就业数据质量。同时,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开展了家庭服务业调查,主要涉及西宁市从事家庭服务活动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调查有效户数共195户,受到了人社部统计调查中心的好评。
CONTENT END